欧博官网浙江海盐:数字化管控为“人案物”筑起“防火墙”
柏屹颖
连线嘉宾:浙江省海盐县检察院检察长 柏屹颖
连线记者:本报记者 何南宁
新闻背景:2020年以来,欧博官网浙江省海盐县检察院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,聚焦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三大环节、四项任务,将“当下治”与“长久立”相结合,构建起覆盖人、案、物全领域协同的数字化管控体系。在新体系下,该院2020年刑事案件平均办案时长缩短20天,8起案件被评为全国典型、全省精品和优秀案例,绩效评价位列全市第一。
记者:数字化管控覆盖人案物,首先就人来说,其要点在哪里?
柏屹颖:要点在全面、严格且高效。人是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的根本出发点,我们将传统政策施压转变为数字化体系的严密管控,一举扫清所有“隐秘角落”,让可能的腐败消于无形。
一是搭建平台,精准画像。我们注重对干警个人、家庭、生活、思想的全方位关怀,搭载全员普及应用的“浙政钉”App,自主研发个人重大事项即时报平台,为每名干警开放个人私有端口,实现“点-库”信息数据实时流入、实时交互,破除以往线下填报存在不同程度的迟滞、遗漏弊端,即时掌握干警购房、购车、婚姻变动、配偶及子女工作变动等重大事项,为检察队伍精细化、智能化管理提供完整有效的数据支撑。该平台应用以来,已即时接收干警个人重大事项报告17项。我们还开辟有出入境证照管理平台,强化检察干警因私出国(境)管理,以数字化对出入境证照进行云端管理,形成证照“上交-保管-领用-归还”线上闭环管控。
二是聚焦重点,靶向诊疗。我们将教育整顿“违规参股借贷”“违规违法减假暂”等“六大顽瘴痼疾”作为整治重点,制定周密核查方案,细化处置流程,会同司法行政机关、税务部门等依托“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”“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”等数字平台进行大数据比对,精准把脉队伍中可能出现的违规经商办企业、违规从事律师行业等沉疴积弊,构筑起“已病、欲病、未病”一体诊治的系统化解决方案。
三是日省月修,长效免疫。我们在自行研发的“检务通”App中专设“清廉盐检”子应用,推出每日一提醒、每周一自省、每月一报告、每季一测试的“4M”廉政套餐,实现风险提醒、定期自查和督察谈话“三位一体”智能化运作,以常治、智治方式为队伍拒腐防变注入长效“疫苗”。该功能启用以来,已累计发出廉政提醒19380余条,开展自省自警55次,收到报告156项,开展廉政体检测试263人次。
记者:数字化管控办案,和以往的案件管理有何不同?
柏屹颖:前者可视为后者在新形势新任务下的一个升级版本。我们力图以数字化手段推进办案流程再造,实现案件办理全程可视化和“去中心化”,着力破解内部监督弱、外部监督难的困境。比如一码相连,实现案件质效的智能感知。我们创建了三色“案件码”,即时捕捉在案证据瑕疵,精准引导侦查取证。通过对“案件码”应用一年来的“赋码”“转码”数据进行统计研判,对转码日志反映案件侦办长期“停滞不前”,特别是羁押期限已至仍未顺利实现转码的案件开展问题倒查,要求承办人说明理由并列出下一步详细计划,严格落实检察主导责任。我们重点对11件红码案件开展逐案核查,查明是否存在压案不查、懈怠履职等情况,并通过制发纠正违法通知书等方式督促整改。该应用入选全国首批检察改革七大典型案例,也是全省唯一。
另外,我们以检察听证互联网直播全国试点为契机,打造覆盖刑事申诉、不起诉、司法救助等9类不同业务需求的听证互联网直播平台,为网民足不出户参与检察听证提供零距离体验,使检察权在阳光下运行。我们以一起房产中介因争抢客源致人轻伤拟不起诉案为首播“试水”,开展全省首例检察听证互联网直播,吸引网民在线观看,在线互动,获得新华社报道,阅读量超60万。
还有,比以往无纸化办案更进一步的,是数字卷宗单轨制一体化协同平台。我们联合公安、法院在全省率先推行数字卷宗、日志卷宗、视频卷宗“三卷联审”机制,实现办案实体、程序监管无死角。充分运用司法实体识别、实体关系分析、司法要素自动提取等人工智能技术,激活案卡自动比对、证据智能校验、数据源头可溯优势功能,为办案人员收集固定证据提供指引,并对证据进行校验、把关、提示、监督,确保刑事办案过程全程可视、全程留痕、全程监督。系统自去年6月应用以来,辅助办结刑事案件520余件,自动校验出瑕疵30余条。
记者:物必涉“财”,是违法违纪高发领域,数字化怎样将其管起来?
柏屹颖:我们聚焦财物保管基础要素,立足“涉案财物”与“公共财物”两大领域打造集“存-领-转-用-销”于一体的管理平台,以集约化、精细化、规范化方式推进财物管理公开透明,彻底铲除涉“财”领域违法违纪土壤。
一是构建涉案财物智能转储仓。按照“以审判为中心”要求,遵循集中管理、信息共享、相互配合、及时处置的工作原则,我们推动公安机关建成包括860平方米常规财物保管区、900平方米大宗物品库房的海盐县刑事涉案财物管理中心,由公检法及财政四部门协同共管。依托全省刑事诉讼涉案财物管理信息平台,涉案财物信息全部“入网”,实行“一案一档、一物一码、一物一袋”规范管理和“扫码找物”。借助3D感知技术在系统中重构物证虚拟模型,实现“实物集中保管、信息随案流转”,可以最大限度减少干警违规移交风险,避免了“物随卷走”造成的物证破损和遗失。
二是打造公共财物透明管理库。我们依托“资产云”“政采云”平台,对单位公共财物逐层拆解到最基本的属性单元,再根据应用需求进行串联编号,定制“资产身份识别卡”,构建起严密的账、卡、物体系。同时建立财物使用流程、管理范围、职责权限明确的内控制度,将管理职责、权限落实到每一个部门和每一名干警,切实做到账实相符、账卡相符。借助我院自主研发的“检务保障平台”,我们推行财物领用线上“申请-审批-流转-交付”一条龙操作,堵住了重复申领、流程混乱、权责不清的财物管理漏洞。